純樸農家生活是徐其萬議員的兒時回憶,大園的蛻變承載著童年時光的點滴與記憶。隨著桃園國際機場的興建與城市周邊發展,大園區成為臺灣國際貿易的重要樞紐,也是國人與世界連結的主要出入口。在優越的地理區位與交通網絡下,徐其萬長期不懈地為地方爭取資源、推動軟硬體建設,當地的商業、旅遊與文化氛圍日漸多元,為區域發展注入全新的量能。
談及大園的轉變,徐其萬對於農業發展的轉型深切有感。他邀集共同推動轉型的溪海休閒農業區理事長王應和、溪海里里長劉健勲,一起來到溪海休閒農業區,分享打造觀光休閒農業的過程與成果,並熱心介紹大園的農業特色及優質農產品,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並關注這片土地。

徐其萬談到,「三瓜一麥」——西瓜、香瓜、地瓜和蕎麥,是大園著名的農特產,這些不僅是傳統農業的成果,如今更融合了觀光與休閒的元素,特別是在溪海一帶,希望將這裡打造成高鐵特區的後花園,為市民提供一個心曠神怡的休閒場所。徐其萬也介紹園區內的「和春花卉農場」,農場內提供多肉植物組盆DIY、香草植物認識等多樣化活動,讓遊客體驗與都市生活截然不同的樂趣;鄰近的「D&B綠色咖啡館」,提供現採香草製作的忘憂茶、手工香草烘焙餅乾以及漢堡等美味佳餚,可以悠閒地品味農村慢活與愜意時光。
王應和則說,香水百合、向日葵、小蒼蘭等,都是溪海休閒農業區受矚目的作物,過去,花卉銷售主要透過批發和拍賣市場進行運作,轉型為觀光休閒農業後,消費者親自來到大園支持當地農業,農民能更安心地種植具經濟價值的花卉與農作物,並發展具有附加價值的產品,使大園的農業模式更加多元化。劉健勲笑著補充,在桃市府與徐其萬議員共同推動觀光休閒農業下,溪海地區陸續舉辦海芋季、西瓜節與蘿蔔節等活動,吸引大量遊客前來觀光,看到家鄉獲得這麼多人的關注,年輕世代逐漸願意返鄉發展,共同為這片土地打拚,讓他覺得很欣慰。

接著,徐其萬來到去年(113年)啟用的華興池生態埤塘公園。在公園裡,可以看見起降於桃園國際機場的飛機低空飛過頭頂,更可以欣賞水鳥翱翔、湖面波光粼粼的美景。絡繹不絕的訪客,讓華興池成為大園親近自然、享受靜謐時光的理想新去處。隨行的田心里里長黃興隆分享,最初附近一帶只有五戶人家,隨著大園的發展與繁榮,逐漸吸引外來人口移入定居。為了進一步提升整體環境品質,黃興隆多年前擔任農田水利會職務期間,便與徐其萬及地方人士一同探討,如何將農業灌溉功能消退後的埤塘,轉型為休閒觀光景點,因而成功促成華興池生態埤塘公園改造。徐其萬與黃興隆一同搭乘水上天鵝船,介紹著華興池公園結合埤塘發展出的特色水上活動;湖畔另一頭不時傳來嬉笑聲,刺激的脈衝滑軌設施、極限山丘遊戲場等,提供親子共同冒險探索的場域,吸引無數家庭前來挑戰。

隨著人口增加,大園現有的托育機構已不足以因應市民的育兒需求,徐其萬與桃市府著手盤點資源,近期成功新增兩處托嬰中心,也擴增幼兒園班數,解決年輕家庭的托育需求。在長照服務方面,徐其萬爭取設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,並要求市府擴大獨居長者共餐服務,提升長者的生活品質與社會連結。針對大園工業區的氣體排放、機場飛機起降時輪胎摩擦所產生的粉塵污染等,徐其萬也積極爭取加強環保措施,並呼籲放寬大園地區免費肺癌篩檢的年齡要件,期待能更加保障在地民眾的健康。
從農業轉型、工業區進駐,到桃園國際機場與重大交通建設逐步落成,一連串的建設發展使大園地區崛起,成為臺灣連接國際的關鍵樞紐。徐其萬並不為此感到滿足,他謙遜地表示:「民之所欲,常在我心」,他的眼神中流露出對民眾需求的關切,常保「先憂後樂」的情懷,期望在從政之路上,持續為地方發聲,竭盡全力為大園民眾爭取最大的福祉。
